【钱江晚报】:30多名大学生记者 金华探访古村落

作者:来源:星空体育游戏下载官方网发布时间:2014-12-12点击量:48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4-09/27/content_2836365.htm?div=-

本报讯 昨天下午,由金华市旅游局主办的“高校媒体记者探访金华古村落”采风活动正式启动,共有省内各大高校的三十多位大学生记者参加。

金华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195个。此次活动中,金华向学子们展现的是三重美好。

第一重是建筑之美。金华寺平村有中国最漂亮的砖雕民居。在金华的其他古村落,也保存在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马头墙、穿斗抬梁,牛腿雀替,无一不是立体的课本。第二重是山水之美。金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当山水与掩映其间的粉墙黛瓦交相辉映,便是画里青山,水中乡村,构成一幅幅旖旎的山水画。最后一重是耕读传家、宗族传承的文化之美。金华的许多古村落,都是宗族社会的典型村落,他们聚族而居,繁衍生息。比如山下头村是沈姓聚居地,是南朝太守沈约的后人;蒲塘村村中99%以上居住的是王姓居民,他们相传为五代大将王彦超的后裔,与南宋名相王准为同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几乎每个大学生都能背诵艾青的这据诗。这位出身于婺州的著名诗人,将记忆里关于稻田、溪涧、砖瓦中的那些乡情,全都凝聚在'土地'二字;而这些如同'外婆家'一般温暖的乡情,便成为金华古村落最迷人之处,也成为了我们此趟追寻的'文化根源'。”来自浙江省传媒学院的张茹告诉记者。

幼时鲜知事,及老乏行意。风华正茂的时候,高校学子们不仅带着热情与才识来到这里解读金华,更将婺州的千古风流一代代传承下去。 黄蕾

 

学生记者:陈超 作品

走出喧器,体味古老历史的宁静

——陈超

搭上汽车,那春光撒在我的身上,既温暖又令人昏昏欲睡。不知哪个同学提议在车上唱一唱歌,立刻招徕来一阵欢呼代表同意。金色的阳光直泻大地,看着窗外瞬间变化的风景,听着交织的音乐,我不禁恍惚陶醉其中,如此这般我们来到了金华探访古村落。

寺平村对旅游项目进行了新包装。除了看了砖雕,又根据四大古厅堂的特色,在百顺堂布置了国内知名人士的书画展,在立本堂恢复建设县太爷审理京泉堰水利案件的场景,在崇厚堂布展了日寇侵华期间在汤溪镇一带进行细菌战的系列图片,在洪四厅则布展了300多件古农具。寺平村还建立了多个文化娱乐阵地。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娱乐广场、1500平方米的村民休闲广场等活动场所,恢复建立了安乐寺。

它是具有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金华文化特色。金华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而是保留和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寺平古村落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是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是随着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能够在有限地建筑空间内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构思的精巧以及工艺的高超,实为别具匠心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特色却依附在古民居村落里保留下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

寺平村里每座古建筑的门面上都镶嵌着砖雕,飞禽走兽,花鸟虫鱼,还有著名戏剧中的片段插图,栩栩如生。给人印象深刻的有“鲤鱼跳龙门”、“九狮抢球”等砖雕图案,虽然文革的时候也有些破坏,有的人物头像被损坏了,但是保存至今应该说也已经很不容易了。总感觉很多的古建筑湮没在大片的现代钢筋水泥之中,整体有所欠缺,所以我希望寺平古村落能一直保持它的原貌,当我们的后人再来时还是那么有古老的人文气息。

 

 

 

Baidu
xk星空体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