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更有“灵魂”
□本报记者 陈夏蕊 通讯员 吴德银
近日,首届全国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交流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及浙江省内高职院校的1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就如何有效推进高职教育立德树人工作,进行了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模式创新:技能与素养双管齐下
学生培养偏重职业技能训练,而对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关注不够,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研讨会上,一些学校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进行的教育模式和机制创新的做法引起了关注。
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取得“双证书”是学生合格毕业的必备条件。所谓“双证书”,一本是毕业证,另一本是职业基本素养证书。学生们参与的各项校内外德育活动都被纳入了该证书的评价体系中,在毕业前,他们要接受毕业和素质证书的双重答辩。这一制度施行以来,“双证”在手,学生们的简历含金量就更高了。“‘双证书’的做法受到了用人单位青睐,因为这不仅标志着该学生在职业技能上,同时在职业素养上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该校学工处处长沈杰说,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基本职业素质,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体验式实践德育平台,从课内到课外,在这所学校风生水起。
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学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该校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素质教育与能力拓展以及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学分,方能顺利取得毕业证书。“该学分包括了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素质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内容,以课程形式或项目方式给予学分认定。”该校学工部部长王贞志说,从“发明一项专利”到“听取一次讲座”,均给予一定学分,涵盖了学生在校表现的各个方面。学分还可实现置换,如果必修的素质教育学分超出应修部分,可以冲抵公共课或实践课程学分不足部分。在校期间,素质教育学分为每位学生建立了量化的“品行”档案,学生的各类评优、评先、入党、求职以及评定奖助学金,均与这份档案中记载的成绩关联。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则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把企业纳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工作中。他们把合作企业的行为规范引入到实训教学,要求学生着职业装、行职业礼、做准职业人;借用企业的“7S”管理模式,在学生卫生习惯、劳动素养等方面实施量化管理式教育;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学校所有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环境布置、设备操作、师生着装等方面,都按照现代企业标准执行。
德育载体:创造更多“能量场”
大学生的德行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也利于整个社会优良品德的弘扬和传承。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传播正能量?一些高校在传统的德育载体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星空体育游戏下载官方网的每一位新生,一入校门,就要开启他们的“千日成长工程”。该校学工部部长张鹏超介绍说,学校根据不同学生年级特点,分层分类搭建了工作平台,实施“千日成长工程”。该校设有“明理学院”,以此为平台,面向所有一年级学生开展明德理、明事理、明学理、明情理、明法理教育,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二年级学生,以所在系的专业教育为平台,以培养“系部学友”为阶段目标,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三年级学生,以“银领学院”为平台,以培养“行业学徒”为阶段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而对于全体女生,该校则结合“淑女学院”这一平台,以培育内在修养、气质形象、才情才干为重点,通过“内修”“外塑”“才技”模块,使全校女生在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角色,成长为现代职业女性。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则聚焦公寓文化育人平台,通过制度、管理两轮驱动,推进德育。他们出台了10多项管理制度,并将规定编入《学生手册》,人手一本。他们创新实施“6T”管理制度,即做到天天立岗晨会、天天检查走访、天天巡视指导、天天讲评落实、天天报送反馈、天天考核问责。此外,他们推进“学生公寓党员(学干)责任区”的建设,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下,发动学生投入到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去。以楼栋为单位,该校每年开展下象棋、猜灯谜等活动40余次。此外,学生公寓中还活跃着一批参加“公益劳动教学周”的学生,他们充实到公寓门卫值班、楼道保洁、日常检查等公寓管理的各个工勤岗位。学校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每位学生每天工作时长8小时,考核成绩合格,就被赋予1个学分。
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更多元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支队伍的力量不可忽视。
天津职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汪猛说,他们学校鼓励辅导员申报学生工作专项课题,把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养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学校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辅导员队伍正在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该校曾组织辅导员编撰了《天津职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工作辅导手册》,涵盖6个重点特色活动项目,涉及典型活动的参考方案共计83篇,这一手册也成为他们开展学生工作的“教科书”和“工具书”。汪猛说,学校全体辅导员均接受双重考核,既有人事考核,又有学工部对辅导员的各项工作进行考核,以两个结果作为辅导员职务晋升、评选先进、津贴发放等的依据。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则以名师、辅导员工作室为依托,把学工队伍进行了分类特长组合,组建徐长琴剪纸艺术大师工作室、古丽工作文艺室、经纬创业工作室等20余个以辅导员命名的工作室,作为学生素质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并依据专业特点和个人才艺形成了多个学生社团。目前,该校正在实施“百个社团”工程,要在百日时间,开设百门素质教育课程,组织百项活动。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同时,把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两支队伍也纳入学生思政工作的“大队伍”中,3支队伍联动,推动全员育人。在专业教师中选拔优秀教师,为每个班级配备1名校内专业指导师,坚持导师专业化;实行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制度,聘请了140多名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担任学生的职业发展导师,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也是“大队伍”中的分支,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班级和宿舍的心理委员四级互动,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毕业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