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婷婷
他,主动报名援青,踏上青藏高原的这片土地,结缘海西教育事业;他,在一年半的援青时间到期时,主动请缨继续留在海西;他,始终满怀激情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回答来青为什么?在青干什么?离青留什么?他就是浙江援青干部、州教育局副局长、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吴国平。
真心融入 倾情奉献
2016年7月,受浙江省委组织部选派,吴国平担任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教育领队、州教育局副局长、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分管职业教育、招生考试、科学研究等工作。他牢记组织重托,不忘初心,秉持“真心融入青海、实干发展青海、倾情奉献青海”的援青精神理念,认真履职,分管的教育援青工作,连续三年专项考核被评为优秀。
初到海西,他用了半年时间走访调研,希望为海西教育作更多贡献。“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去冷湖调研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时的场景,当时我的眼泪都掉下来了。”他说,当时对我的冲击很大,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别人都能扎根,而我留下这3年又算得了什么呢。
3年时间里,他帮助构建援受双方两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对口帮扶体系。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教育、先进教育理念灌输了、班主任津贴落实了……这让他倍感欣慰。
“通过他3年的努力,对海西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州教育局调研员胡建乐说,3年来,他多次深入全州各地调研,州内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方面都取得较大成效,争取的资金,使中小学校、幼儿园得到较大改观。通过他的协调,浙江比较好的学校、优秀老师多批次到州内讲学、辅导、培训,使我州中小学老师收获满满。
吴国平是经浙江、青海两省组织部门征求双方工作单位及其家庭意见后,批准的唯一一名在结束一年半援助海西州任务后,再继续承担对口援青任务一年半时间的干部。“看到孩子们那乌黑透亮的眼睛看着我时,真的就是一种幸福。”他说,我可以把上一轮援青期间,有些想做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做好,接力绘好海西州教育改革发展蓝图。“能给海西的孩子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我倍感自豪。”
教育筑梦 一路前行
浙江教育援青结出的果实甜美而丰硕,它凝聚了浙江与海西的情谊,吴国平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自己的教育情怀。
为更好落实浙江援青对口教育支援工作,运用“互联网+”手段,跨越时空限制和人员往来传统送教模式,通过课堂实时录播,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受援地师生在“家门口”的教学质量,给德令哈与滨江区,距离3000公里的两地师生搭起一座互通的桥梁,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助推海西义务教育的均衡。708班是设在德令哈一中的“杭州班”,这个班的学生如此评价他们的三个杭州老师:“上课的内容十分有趣,老师让我们通过自己去发现知识,以游戏、小活动、小组讨论的形式去探索,我觉得这比只有老师给我们讲更生动,记忆更深。”“互联网缩短了我们的距离,让我们来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课程。”“我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感觉整堂课时间很短,还没听够、玩够就结束了,我希望以后还会继续开放‘空中课堂’。”
吴国平协调与浙江省教育厅的对接,落实浙江省属院校扩大在海西的定向本科招生规模。2016年至2019年分别落实面向海西州定向本科招生计划共达127个,招生计划比以往有大幅度增加,走在各援青省市前列;争取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援青资金支持,采用“2.5+0.5”模式在绍兴上虞职教中心开设中职班,满足100余名初中毕业生赴浙江就学问题;今年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普通高中班,以满足海西高中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先后落实22位教师在我州长期支教,协调浙江省教育厅向我州4300多名中小学教师开放“之江汇”教育广场,将浙江优质教育资源与我州教育同仁共建共享,共享1200门网络课程、30000个微课资源……
《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协议书(2018-2020)》《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落实协议书》……在他的协调下,教育领域共新签订协议24个;全州所有普通中小学全部与浙江方面形成“一对一”结对关系;3年共落实项目13个,总投资近7000万,主要建设校舍3.2万平方米,配备一批中小学校车、幼儿园教玩具、助力名师工作室;星空体育游戏下载官方网帮助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电子商务等特色专业建设;选派30名中层干部赴星空体育游戏下载官方网学习;选派20名骨干教师赴对口支援学校挂职或跟岗学习……
别人都说,吴国平全家都在援青。2017年7月,吴国平儿子来看他时,给州高级中学的学生,现身说法做了《我的求学之路》报告,打动了现场的学生们。“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感谢妻子和儿子的支持,妻子也很想来援青支教。”他说,没有他们,我来不了海西,但我亏欠他们太多了。
大爱援青 一生情谊
援青干部牵线搭桥,连接起浙江与海西的情谊。“返回浙江后,这根线不会断。”他说,线牵来了海西,割不断也舍不掉,我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海西教育再作贡献。
“学生一个都不能落下来,更不能因为穷困而辍学。”吴国平谈及援青工作的“接力赛”说,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他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去助力全州的教育改革发展,改变孩子的命运,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希望。他协调妻子所在的学校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同天峻县第二民族中学和乌兰县实验小学结成友好学校,双方师生良好互动,他和亲朋好友捐助了13名困难学生。
2015年9月,家庭贫困的孔祥军考入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吴国平来到学院任职副院长,资助了像孔祥军一样的10位学生,在他的资助和学院对创新创业大力支持下,2017年,孔祥军的小王子校园速递正式开门营业。有一次,吴国平在学院快递店寄快递,孔祥军死活都不肯收快递费,他说:“您难道忘记了吗?我就是您资助过的学生啊,现在我已留校担任学生实践指导老师并经营一家快递店,很感谢您对我的帮助。”孔祥军还告诉吴国平,店里有很多学生勤工俭学兼职,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德令哈市民族学校学生艾丽斯因鼻窦炎引发脑膜炎,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半个多月,母亲闹日吉借遍亲戚朋友,花去治疗费30多万元,但孩子的病情仍未好转,治疗费和生活费捉襟见肘,这让闹日吉心急如焚。后来在吴国平的帮助下解决了难题。这件事让闹日吉感激一辈子。
浙江省委组织部授予吴国平“新时代万名好党员”荣誉称号,州委州政府授予他“对口支援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州委组织部连续三年授予他“优秀公务员”荣誉称号……“三年援青,无怨无悔。”吴国平说,能在组织提供的人生舞台上尽情绽放,在融合发展、共同圆梦中发挥作用,是自己无上的荣光。
http://www.cdmrb.com.cn/pad/201906/29/c31983.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http://www.cdmrb.com.cn/pad/201906/29/c31994.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