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盈胸,必以耕耘。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金院教师第一时间围绕《纲要》要点谈落实。
洪伟 国际商学院党总支书记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纲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纲要》指出要“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高职院校的党总支书记,在立德树人的工作中,要以纲要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建设上要进一步将最新理论融入教学和育人的具体实践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多元的活动形式、参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政治素养与思想深度,为教育强国筑牢思想根基,为国家发展培育德才兼备的栋梁。
陶再平 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
作为院长,我深感《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纲要》强调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这不仅是国家战略的深远布局,更是高职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我院将积极响应号召,落实产教融合政策,深化与企业全面合作,推动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与紧密对接。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施现场工程师项目等举措,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锤炼技能,进一步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造精神。同时,我们要注重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和企业实践,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相信在《纲要》的指引下,学院将不断开创产教融合新局面,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王东升 星空体育游戏下载官方网图书馆馆长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纲要》指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支持学生参加红色研学之旅”,作为教辅机构的图书馆,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校图书馆优势,紧跟新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建设智慧图书馆,充分挖掘金融博览馆的红色资源,积极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作用,丰富读者活动,践行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宗旨,在学校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勇担新使命,开创新业绩,为学校新双高建设和高水平职业大学创建作出新贡献。
凌海波 金融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从理想到行动,教育强国建设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将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教育强国宏伟蓝图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实景图、路线图、施工图,必将凝聚起全国上下建设教育强国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金融高水平专业群,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和AI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深度应用对金融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落实《纲要》精神,坚定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坚持金融特色基本方向,引领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数智化金融高技能人才,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打造“万亿级科技金融生态圈”、“全国现代金融服务高地”贡献金融职教力量。
裘晓飞 投资保险学院副院长
面对日益复杂化的金融市场、常态化的行业监管、智能化的理财服务,金融行业更加迫切需要一批政治觉悟高、知识技能强、职业素养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投资保险学院跟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人才需求的双重发展态度,整合多方资源,联合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行业领军企业,构建“校政行企”四方协作育人机制,依托国家级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省级财富管理全场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市级财富管理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落实培养金融、投资、保险及新金融领域一线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党建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培育“红色投教 惠己达人”党支部特色品牌,挖掘财经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金融服务的惠民属性,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傅玳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学院发展指明方向。落实过程中,我们要突出工商管理学院特色,强化课程思政,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德商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聚焦提升教育质量,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引入前沿案例与实践项目,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助力产业升级。同时,加大教师培训与引进力度,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与教学创新。推动教育数字化,利用线上平台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王春花 人文艺术学院(体育军事部)党总支副书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纲要》7次提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结合人文艺术学院实际,在学生思政教育方面,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载体,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推进美育浸润,开展首届锦绣人文学子技艺节;以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参与非遗手工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读书行动,提升文化素养。以新一轮双高校建设为契机,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提升动手能力的同时,厚植文化底蕴。
马彬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直属党支部副书记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目标。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坚决按照《纲要》提出的要求,认真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浙江实际、金融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实际,通过进一步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特别是要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史论结合,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通过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等,确保广大学生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
胡烨丹 银领学院党总支学工委员、银领学院副院长
深入学习和领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我们明确了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纲要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这与银领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高度契合。紧扣纲要提出的要求,学院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匠心育人,创新实施“金手指、金礼仪、金口才、金讲堂、金体魄”的五金育才强基工程,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学生具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特别是与金融行业紧密相关的工匠品质。同时,学院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吴军飞 淑女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面筹谋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发展的规划,完善了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路径。《纲要》指出要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这为高职院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决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旨归,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精心设计第一、第二课堂,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凸显以美育人的价值意蕴,强化实践育人,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打造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素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把握立德树人根本方向。
张国民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新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第八大点专门聚焦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擘画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建设蓝图。作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我深感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当前,学校正值新一轮双高申报和升本创大的重要时期,我们将以《纲要》精神为指引,精诚团结校内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协同推进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落实落地。全面深化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确保教师队伍与时代同步。积极营造创新氛围,鼓励教师勇于探索,激发教育的内在活力与创造力。持续完善教师发展机制,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舞台上尽情施展才华,为教育强国的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王静 投资保险学院专业教师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作为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的国家行动计划,全面构建由大到强的系统跃升8大体系(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明确部署了9方面重点任务,目标高远、路径清晰、催人奋进。
作为一名在金融教育一线耕耘37载的老教师,我深感教育在强国复兴伟业中的先导、基础和支撑作用。教育不仅是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更是推进产业升级的强力引擎。一年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部署,如今结合教育强国《纲要》的实施,必将有利于我校创建中国金融业最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大学之愿景实现,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贡献金院力量。
周锋 金融管理学院金融第二党支部党员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而制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部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提高了地位,必将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全面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更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全面产教融合,结合数字化教育的手段,全方位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
朱维巍 金融管理学院党总支纪委委员
这次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突出了“强国”二字,明确了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要分两步走。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工智能”也写入《纲要》 ,进一步促进教育变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朱林 投资保险学院经济学党支部书记
我是投资保险学院经济学党支部书记朱林,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我受益匪浅。要坚持教学创新,紧跟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前沿案例与热点问题。利用线上教学平台、金融模拟软件等开展多样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要坚持实践育人,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指导学生参加金融类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其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要坚持思政教育,挖掘金融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诚信、风险意识等价值观融入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金融人才。要坚持自身提升,参加专业培训、学术研讨,提升金融专业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坚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郭梦婷 会计学院大数据与会计第二党支部书记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拓展实践育人的空间和阵地,统筹推动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环境营造,探索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因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将有力践行“纲要”精神,持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多主体、多形式的社会参与协同育人实践方式。同时,基于会计职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操守精神的特殊要求,深挖会计专业内涵和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并融入专业教学。此外,我们要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整合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课上课下资源力量,深化校企双元协同发展为纽带,共筑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育人平台,着力提升育人质量。
李洁 会计学院专业教师
作为星空体育游戏下载官方网会计专业教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让我备受鼓舞。规划中强调的产教融合,为专业发展提供明确指引。未来,我会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实操能力。其对教师发展的重视,也激励我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同时,教育数字化战略为教学创新带来机遇,我将充分利用数字资源打造高效课堂。我还会关注教育评价改革,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为培育更多优秀会计人才、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袁炜 会计学院专职辅导员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星空体育游戏下载官方网会计学院学生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作为学生工作队伍的一员,应紧密结合纲要精神,立足自身特色,落实学生工作要点。首先,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通过“千日成长工程”等特色项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依托“中高职一体化”模式,拓宽学生发展路径,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岗证赛一体化”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确保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手。此外,优化学生管理,利用智慧学工系统提高管理效率,用心用意服务学生,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通过这些举措,会计学院将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财会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职教力量。
许智勇 工商管理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中“新”字不仅彰显了时代的崭新面貌,也映射出青年一代的崭新面貌。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新时代新青年对新鲜事物的热切追求,他们思维开放、多元,创造力无限。这既给我们的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孕育了无限的机遇。我将坚守初心、爱心与恒心,从课堂到课外,从线上到线下,从知识传授到生活关怀,从理论引导到实践锤炼,全方位、全过程陪伴学生成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他们铸魂育人。我将矢志不渝,为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陆薇 信息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副主任
研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我深感国家对高职教育寄予厚望,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师,我们须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技术脉搏,将大数据技术的前沿知识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用一体化等方式,为学生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同时,我们亦需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质,确保所授知识前沿且实用。此外,我们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界融合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复杂多变。相信在《纲要》的引领下,我们大数据技术专业定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助力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
王雪 信息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副主任
研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深远布局,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这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之中,通过项目驱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成长,提升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及人工智能应用的综合能力。同时,我们也将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相信在《纲要》的引领下,我们专业定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贡献星空体育游戏下载官方网的力量。
刘祖昊 人文艺术学院(体育军事部)党总支数艺广告艺术党支部宣传委员
在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方面,加强学生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培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继续与博采传媒、浙江标识行业协会等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开展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并积极访企拓岗,让专业技能更贴合社会生产实际。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开发新型数字教育资源,提升学生数字艺术设计能力。加强党建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育强国贡献专业力量,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李涛 体育军事党支部书记、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而制定的。该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以此为契机,结合部门实际工作,提质促优,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努力打造与学校“双高校”相媲美的体育工作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为奋进目标,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张心亮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方面的顶层制度性安排,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把思政教育贯穿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坚持做好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三融合,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成功案例和浙江成就融入思政课堂,积极开展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思政教育教学范式。
刘思炜 协同创新党支部党员、电子商务与新消费研究院综合部秘书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不仅明确了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落实纲要,我们应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和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实践路径。聚焦强化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与经济发展需求。围绕学校新一轮“双高”建设目标,统筹整合校内外资源,发挥专兼职研究人员优势,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积极推动智库建设和研究成果落地,研究方向既要紧跟社会热点,又要彰显我校特色。同时,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实体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谢亮 教管教辅党总支党员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应用导向、治理为基,推动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横纵贯通、协同服务的数字教育体系。我觉得国家对于教育数字化非常重视,我们应积极响应纲要,加快推进校园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提升网络带宽与稳定性。在项目建设评估审批中,应倾向于建设那些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构建的智能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推送和教学效果的智能评估。我们应当对智慧校园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在项目申报和建设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项目申报的指导。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未来,全体金院教师将以《纲要》为指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