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我校捷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孔凡君以“欧洲、中东欧和巴尔干的交集与纠结”为主题,为我校国别文化公选课《捷克与欧洲:历史文化与现实》的上百名师生与留学生开展讲座。本次讲座也是捷克研究中心第一百期学术工坊活动。
孔凡君教授旁征博引,运用地缘政治与历史文化的交织框架,从文明源流、权力博弈与认同建构等层面,多维度阐释了欧洲、中东欧、巴尔干地区在历史演进与现实互动中形成的差异性特质,同时揭示三者与中国关系的独特逻辑关联。
为具象化巴尔干地区特征,孔教授挑选了地拉那、斯科普里、萨拉热窝这三个首都城市展开分析。他借助丰富详实的资料和珍贵的照片,从城市风貌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冲突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通过对比不同年份城市的照片,带领在场听众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生动地展现出这些地区独特的魅力与复杂的关系。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讲座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孔凡君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大量的实例分析,拓宽了听众的视野,让大家对欧洲、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的交集与纠结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为大家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区域关系的新窗口。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心得体会吧~
会计244温翔
参加了孔凡君教授关于“欧洲、中东欧和巴尔干的交集与纠结”的讲座,我深受启发。孔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为我们揭示了这些地区复杂的历史纠葛和地缘政治关系。
首先,讲座让我认识到地缘政治在塑造国际关系中的关键作用。欧洲、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成为国际政治的焦点。这些地区的交集与纠结不仅影响着当地的稳定与发展,也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孔教授对这些地区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我对这些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通过历史的视角,我看到了这些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互动,以及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
此外,讲座还让我意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今天,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对于促进国际合作和解决地区冲突至关重要。孔教授的讲解让我更加明白,只有通过深入的文化交流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推动这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金融234严雨涛
孔教授以“某句话可能影响你的人生轨迹”的哲思开场,从古代文化的发源展开对欧洲历史文化的论述。欧洲作为人类文明的母体,其一体化进程恰似多棱镜,折射出民族认同的脆弱与宗教冲突的灼痛。其中穿插大国文明交汇与冲突,结合当今俄乌战争的时事,穿越欧洲的历史长河。除了对欧洲文化的交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教授首尾一直挂在嘴边的“要想凭借这么一节课就能让你成为哪方面的专家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这么一节课了解我这样一个人,一种方式,这就是一种资源”。
讲座前,孔凡君教授与捷克研究中心、国际商学院相关人员在中捷文化交流中心进行了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