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工坊】陈新副院长受邀开讲第101期学术工坊讲座

发布者:胡文静发布时间:2025-03-25浏览次数:10

3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执行秘书长陈新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历史选择与时代挑战”为主题,为我校国别文化公选课《捷克与欧洲:历史文化与现实》《捷克语言与文化》的上百名师生与留学生开展讲座。本次讲座也是捷克研究中心第101期学术工坊活动。


讲座期间,陈新副院长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借助生动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历史选择、实践进程及时代挑战。在追溯历史选择时,陈新副院长梳理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起源背景,点明这是欧洲各国基于地缘政治、经济互补等因素的必然抉择。谈到实践时,陈新副院长列举了关税同盟机制、单一市场建设、经货联盟建设等实例,展示出欧洲经济一体化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进程。针对时代挑战,陈新副院长指出,步入21世纪,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欧洲在绿色经济转型与数字化浪潮中步伐迟缓,又受复杂地缘政治因素掣肘,致使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优势渐失,整体竞争力下滑,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战略姿态也逐渐从积极开放转向保守防御。

陈新副院长的精彩演讲无疑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讲座结束后,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详实、见解深刻独到,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知识之窗,对欧洲经济一体化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受益匪浅。这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国际视野,也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对欧洲历史文化与现实问题的兴趣。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心得体会吧~

金融243李舒悦

听完了这场关于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讲座,原本以为会是满屏专业术语的“催眠现场”,结果却听得津津有味。欧盟这几十年的发展,简直像一部“从吵架到合伙开公司”的连续剧,剧情跌宕起伏,甚至还有点“烧脑”。

整场讲座听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欧盟的一体化像一群性格迥异的人搭伙过日子。有人想多赚钱,有人爱搞计划,最后胜出的欧共体模式却是边吵边合作。现在的欧盟,一边喊着“团结”,一边为能源、防务、贸易规则吵得不可开交,但神奇的是,他们居然还能继续推进一体化。

或许这就是现实版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只不过欧盟把利益包装成了环保、人权、可持续发展这些高大上的词。但话说回来,如果真能用市场规则逼着全世界变好,这波操作倒也不亏。唯一担心的是:哪天分蛋糕的时候又打起来,可别把之前的努力给砸了。 

 

财管241 胡青青

在讲座中,陈院长深入分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成就。通过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了解,我深刻认识到,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与协调。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合作,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同时,经济一体化也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国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去克服。此次讲座还让我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有了更深的思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这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理念有相似之处,都是希望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可以借鉴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水平。总之,参加这次关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讲座,让我对经济一体化的内涵、意义和挑战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将继续关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态,并结合中国实际,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座前,陈新副院长与捷克研究中心相关人员在中捷文化交流中心进行了座谈交流。

 

 


Baidu
xk星空体育app